生态农业技术图书(生态农业书籍)

  • 时间:2024-10-10
  • 浏览量:38次

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图书信息(北大版)

1、【专业特色】食品科学与工程是一门集生物、化学、物理、机电、化工等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学科。 从2003年起,农业与生物学院按“生物技术”和“环境生态类”两个专业招生。第二学年末,按学生前两学年的成绩、个人志向、社会需求预测等,经个人申请,院校批准,可在学院所属专业中选读某一个专业。

2、至于就业出路方面,政府现在提倡环境保护,人才需求殷切,学生于修毕课程后亦不愁出路,就业前景理想。学生可从事有关环境科学的工作,例如、环境管理及保护、政府及大学研究工作、环境顾问、环保机构、推广环保教育、生态保育及植林工作、燃油工业以及多个政府部门如:环境保护、水务、农业渔业部门等。

3、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了解农业环境与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从自身的感受出发,增强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关注身边的农业生态环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创建生态农业的意识,增强学生对不同学科间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

4、地域研究与开发主要栏目设有:重大问题专论、理论与方法、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区域开发研究、可持续发展研究、城市研究、农业与农村研究、土地研究、旅游研究、环境与生态研究、GIS与遥感研究等。

5、生态学专业考研方向1:生态学 生态学原本是研究生物界动态平衡的过程、机制和制约条件,以生物为主要研究对象,属于生物系的一个学科。随着本世纪70年代以来,保护环境、保护野生动物的呼声越来越高,生态学更注重研究动物、植物、生态系统的环境协调性。生态学逐渐发展成为生物学与环境工程相结合的学科。

6、工学(学科代码:08)是指工程学科的总称。包含 仪器仪表 能源动力 电气信息 交通运输 海洋工程 轻工纺织 航空航天 力学 生物工程 农业工程 林业工程 公安技术 植物生产 地矿 材料 机械 食品 武器 土建 水利 测绘 环境与安全 化工与制药 等专业。

生态农业的模式与技术图书目录

第一章,深入解析生态农业工程理论,包括生态学与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生态农业工程的生态学和工程学原理,以及经济学视角下的探讨。这部分的理论基础为后续章节提供了关键支撑,参考文献供深入研究。

第一篇 现代农业理论与衡量 深入研究了现代农业理论,探讨了从一次现代化到二次现代化的转型,以及对现代农业不同层次的理解。同时,书中还介绍了高效生态农业和新型农业现代化的道路。

生态经济与村镇建设 1 生态经济系统: 强调农村生态经济的独特性与重要性。2 生态农业与环境保护: 探讨了生态农业的实施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1 村镇类型与作用: 分类和解释了不同类型的村镇及其建设价值。2 规划原则与内容: 规划了村镇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关键组成部分。

农业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与管理图书目录第一部分深入探讨了农业环境与生物多样性资源,包括我国农业生物资源的管理策略,四川地区独特的农业生物多样性现状及其保护对策,以及川西山地灌木林物种多样性的详细研究。

梯田文化论:哈尼族生态农业图书信息

1、这本关于梯田文化的学术著作,名为《哈尼族生态农业》,是由云南出版集团公司和云南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的。作为当代中国人类学民族学文库系列的第一版,它在2010年7月1日正式发行。全书共382页,专为读者提供了深入研究哈尼族传统农业实践的详细内容,语言以简体中文呈现,便于广大读者理解和探讨。

2、本文旨在探讨《梯田文化论:哈尼族生态农业》一书的内容概要。人类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的综合学科,其概念在英美等国广泛,而在德奥等国则更侧重于文化层面,通常与文化人类学相接。民族学则专研人类文化,德奥的民族学可以理解为美国人类学中的文化人类学,尽管各国对其理解各异。

3、文化传承的载体 梯田农耕文化通过示范、口传等方式得以传承,特殊文化阶层和记忆系统更是保护和弘扬这种文化的宝贵资源。结语 哈尼梯田不仅是一种农业实践,更是一种深刻的文化体现。通过研究,我们得以更全面地理解哈尼族的生态智慧和民族精神。

4、以下是关于梯田文化论,特别是哈尼族生态农业的专家介绍:王清华,一位男性的汉族学者,出生于1955年,1983年他从云南大学历史系民族历史专业毕业,之后投身于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学研究所,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至今,他担任该研究所的所长和研究员,专注于民族学以及影视人类学的研究。

5、梯田旅游价值云南哈尼梯田已有百年历史,最初是哈尼族种植水稻,改造自然的奇迹。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这个古老的农业项目逐渐从粮食优势转变为观光优势。年旅游收入超过种粮收入,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彰显哈尼族的勤劳与智慧! 哈尼梯田和庄浪梯田所在区域自然环境差异直辖市:北京、天津、上海、重庆。

农业环境保护概论图书信息

农业环境保护是现代社会面临的重要课题,张从编著的图书为我们提供了深入理解这一领域的宝贵资源。该书名为《农业环境保护概论》,由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出版,具有权威的ISBN号9787810660693。这本书于1999年3月1日首次发行,标志着作者对农业环境保护理论与实践的深厚研究。

在应对农业院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演进中,我们根据近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汲取了国内外环境科学领域的新知识和最新发展,精心编撰了这本书。通过研读本书,读者能够系统地掌握农业环境保护的基础理论和核心观念,包括对农业污染问题的深入理解,以及针对这些问题的主要治理策略。

第一章 概论,探讨农业环境的内涵与特征,突出中国农业环境保护与建设的重要性。中国农业环境的特殊性在于其气候多样性和传统农耕文化,这些因素对农业生产和环境质量产生深远影响。第二章 气候与气候变化,分析中国农业气候的特征,解释气候变化如何影响农业活动与气象灾害的频率与强度。

主编《环境质量评价》,2006年出版,中国农业出版社,“十五”规划教材,2008年评为全国农业院校优秀教材。主编《农业环境质量评价》,1993年出版,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副主编《环境保护基础》,2000年出版,. 湖南教育出版社。副主编《资源与环境概论》. 2000年出版,.,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