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可持续发展原则(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 时间:2024-07-23
  • 浏览量:33次

什么是农业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农业”是“可持续发展”概念延伸至农业及农村经济时而生成的。199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提出了可持续农业的概念,即:管理和保护自然资源基础,调整技术和机制变化的方向,以便确保获得并持续地满足目前和今后世世代代人们的需要。

2、优化发展布局,稳定提升农业产能。到2020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8%以上,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粮食主产县基本实现区域内农业资源循环利用,到2030年全国基本实现农业废弃物趋零排放。保护耕地资源,促进农田永续利用。

3、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战略问题。威信县是农业县,目前全县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两大难题:一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业经营粗放,农业发展经济条件比较差;二是农业生产自然条件比较严酷,各类自然灾害发生频繁,农业生态环境脆弱。

4、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在农业上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产业高效、农民增收的农业发展新格局。

发展农业生产要遵循什么原则

1、市场化原则:农村经济管理应推动农产品市场化、农业产业化,引导农业生产和经营活动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调整。通过市场机制,激发农业生产和经营的活力,提高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 可持续发展原则:农村经济管理应注重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因素。

2、农业技术推广应当遵循的原则如下:(1)有利于农业的发展。(2)尊重农业劳动者的意愿。(3)因地制宜,通过试验、示范。(4)国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扶持。(5)实行科研单位有关院校、推广机构与群众性科技组织、科技人员、农业劳动者相结合。(6)讲求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3、【答案】:①市场化导向原则。②因地制宜原则。③依靠科技原则。④创新发展原则。⑤宏观调控原则。⑥农民自愿原则。

4、科教兴农原则属于农业法的手段原则或方法原则,是农业法的根本价值原则或者说“维权原则”。

5、【答案】:① 市场化导向原则: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应紧密跟随市场需求的变化,优化农产品品种、质量和结构的布局,提升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② 因地制宜原则: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科学规划农业生产结构,发挥各地比较优势。

在农业区域发展规程要贯彻什么原则

一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原则。确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思路,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为主线,统筹城乡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协调发展,大力发展区域性的农产品加工流通服务行业,把农业融入三产业,以此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二是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同时有针对性地补充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作物缺什么元素就补充什么元素,需要多少补多少,实现各种养分平衡供应,满足作物的需要;达到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减少用量,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节省劳力,节支增收的目的。

标准制定遵循“实事求是、时机适宜”原则,当前农业种植环节面临的用肥多、用药多、污染严重、生态破坏、低质、低效等问题凸显,为应对我国严峻的农村面源污染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2015年,农业部明确提出了“一控、二减、三基本”的目标来治理农村污染。

第五条 鼓励和支持科技人员开发、推广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鼓励和支持农业劳动者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鼓励和支持引进国外先进的农业技术,促进农业技术推广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农业标准化是以农业为对象的标准化活动,即运用“统简化、协调、选优”原则,通过制订和实施标准,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纳入标准生产和标准管理的轨道。农业标准化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科技兴农”的载体和基础。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辅导员专业化规范化发展,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制定本规程。